• 夏江说梅长苏是林殊后「琅琊榜大结局夏江指认梅长苏是林殊时皇帝为啥不杀林殊」

    八戒影院电视资讯人气:809时间:2022-09-12 21:35:00

    《琅琊榜》里的梁帝善于猜忌,疑心病重,心理的定势思维效应十分严重。

    所谓心理定势思维,是指人在特定的生活环境中,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就是那种“总有刁民想害朕”模式。

    他很难相信人,不仅对人对事都保留几分警惕,还习惯用固定和特有的角度来观察和思考问题。

    正是因为这样,夏江利用了梁帝的心理特点,旁敲侧击引发了赤焰冤案。

    这也是因为这样,梅长苏牢牢拿捏住了梁帝的心思,才能在夺嫡这个路上犹如走钢丝般,看着危险,然而却每次都能安全着陆。

    夏江在走投无路时使出杀手锏,对着梁帝大喊:“陛下,宁可错杀,不可放过啊!”

    毫无疑问,夏江是在赌,赌梁帝心里的暗鬼发作,赌自己手里最后的这一张底牌能发挥作用。

    哪怕今天不杀梅长苏,明天,后天,以后的每一天,只要种子种下了,总会生根发芽;只要梅长苏死,那他就不算输。

    令人不解的是,夏江说完这句话,梁帝的表情明显有了变化,动了杀梅长苏的念头。但是,最后却放了他。

    那么,皇帝为啥没杀梅长苏呢?

    最开始,梁帝是从越贵妃嘴里得知这个消息的,当时他的表情是震惊的。

    因为,他不相信。赤焰案死了多少人他比谁都清楚,能诛杀的,不能诛杀的,都已经尽数杀净。

    所以他才会自言自语地说:“林殊肯定已经死了,当初夏江自己也跟朕保证,当年的梅岭,绝无半点生机!”

    林殊自小在梁帝身边长大,林殊什么样,梁帝心里更是清楚。

    对于梅长苏这个人,梁帝也见过,丁点林殊的影子都没有。

    但是夏江又说了,两个人完全不一样,原因就是中了火寒毒,这个毒就是会让人改变容貌,身体虚弱,表征不一。

    这一番说辞,让梁帝的疑心病又犯了。

    于是,梁帝连夜召集宫里掌管古籍的人员,彻夜查找关于火寒毒的典籍。

    夏江即使有天大的本事,也无法更改古籍。如果古籍确实有记载,无论这个可能性有多少,总是有可能的。

    不出梁帝所望,古籍真的有火寒毒的记载,也确实如夏江所说,得此病者,容貌改变。

    于是他召见梅长苏与夏江对峙,同时还宣太子萧景琰觐见,为的就是看他们的反应。

    对于一个最擅于捕捉人心的帝王来说,微表情最能泄露秘密了。

    经过一番对峙,梁帝心里有了方向。

    一方面,如果梅长苏就是林殊。

    在他决定对自己儿子和赤焰军下手时,他就没准备给林家人有任何生还的机会,如果梅长苏就是林殊,那么他就该死。

    但问题是,如果梅长苏就是林殊,而梅长苏和太子关系最为要好。如果他当着太子的面杀林殊,无异于自己和太子彻底闹掰。

    他的身体已经力不从心,几日都未曾好好上朝了。

    论实力,他已经敌不过勤奋、如日中天的太子。一旦和太子敌对起来,太子得了江山,那么可还有自己的一条出路?

    凭心而论,他找不到答案。

    毕竟因为赤焰的案子,他那个昔日什么都没有的倔强儿子,都是敢跟他对着来,丝毫不让步的。

    目前的太子,早已不是昔日那个不得宠黯淡无光的皇子了;他现在是正经的储君。

    他这一生,为了权利几乎倾其所有。子嗣不茂盛,皇长子被赐死,原太子被贬为献王,逐出京城。那个有野心,最像他的儿子誉王,也在绝望后自裁了。

    剩下的儿子,要么身体不好,要么不成气候。能够继承大统的,也就只剩下萧景琰了。

    其实,他也可以利用手中现有的权力废了萧景琰,改立献王。

    但是,太子早已监国。太子无形之中已经有了自己的势力,想动他已经没那么容易了。

    并且,献王懦弱无能,并不适合大位。如果只因自己一时私愤,改立太子,大梁四周强敌环绕,这样于大梁江山不仅毫无裨益;

    还有可能会毁了整个大梁江山,比起自己的小心思,整个大梁江山的传承更为重要。如果江山败在他的手中,他就真的无颜去见自己的列祖列宗了。

    另一方面,如果梅长苏不是林殊。

    夏江作为逃犯,外面已经布下天罗地网来抓他。

    梁帝心里清楚,夏江最在乎的是手中的权利,没有了悬镜司,夏江就相当于一无所有。

    所以他不屑于逃跑,他要的是翻案;是重回悬镜司,像以前一样,做一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悬镜司首尊。

    为了这个位置,为了重新获得他的信任,夏江出此昏招,也是说得通。

    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无论是或不是,梁帝都没法处置梅长苏了。

    至少,没法当着太子萧景琰的面处置他了。

    但是,怀疑的种子终究是种下了。

    于是,梁帝又想到了另一个破解方法。

    当着萧景琰地面处置夏江,缓和他和太子的父子关系;支走萧景琰,秘密处置梅长苏。

    但是让梁帝没想到的是,萧景琰根本不肯离开,选择了和他正面刚。

    当梁帝的贴心近侍高公公端来两杯酒,特意说了句:“这杯是苏先生的。”那可是侍候他几十年的人,这个错误不该犯的。

    这句话摆明了两杯酒是不一样的,一杯有毒,另一杯无毒。

    原来,高公公看他日暮西山,也已经给自己找好了退路,认了新主。

    梁帝心里恨啊!

    梁帝在萧景琰端过梅长苏的酒杯时,他的心里是有几分焦急的,担心这个唯一能上得了台面的儿子也折了。

    但是,当萧景琰把酒杯里的酒缓缓地倒在地上时,他明白那个属于他的那个时代过去了,他无法左右自己的这个儿子,也根本不可能在萧景琰反对的情况下杀了梅长苏。

    他曾经也是一个叱咤风云的帝王,见过血雨腥风和朝堂局势的瞬息万变;能屈,亦能伸。

    既然杀不了,那不妨做个好人,卖太子个情份,放了他。

    最后放梅长苏离开,并不是他不想杀了他,而是他已经没了杀梅长苏的那个能力。

    首页

    电视剧

    返回顶部

    电影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