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了自己的狗复仇「三观震碎为了复仇他把自己变成了狗」

    八戒影院电视资讯人气:548时间:2022-09-04 15:11:11

    (本文由Sir电影原创:dushetv)

    狗,被冠以“人类最好朋友”的美称。

    聪明、忠诚、护主。

    大多数人与狗的故事,都是暖心调调。

    但同时,在我们骂人的时候,“狗”这个字又总是脱口而出。

    为什么?

    Sir今天知道了答案:

    狗是跟人类最相似的动物。

    人类加在狗身上的种种含义,其实正是我们自己的映射。

    不是编的,是它告诉Sir的——

    《犬舍惊魂》

    Dogman

    戛纳主竞赛单元入围,最佳男主角奖获得者。

    意大利今年挑中了它代表国家角逐奥斯卡最佳外语片。

    凭什么?

    就凭它的角度。

    许多有关动物的电影,都是用动物在影射人性。

    《疯狂动物城》在一群动物身上,塞满了人类社会的政治隐喻;《侏罗纪公园》用灭绝动物的复活,讽刺人性贪婪;《忠犬八公》看似一段感人的主仆之情,实际上还是对人类最朴素温情的侧写。

    而《犬舍惊魂》换了一个角度——

    用动物,影射人类的动物性。

    表面上,这是一个小男人打败大魔王的复仇故事。

    夜里,一个矮小的男人趁着夜色,顺着水管爬进了一户人家。

    这是一个犯罪现场。

    沙发底、保险箱、值钱的东西都被翻干净了。

    这个小男人不求钱财,也不为了破案。

    只是摸索进了厨房,打开电冰箱,从冷藏室里抱出了一只快冻死的小狗。

    给这只小狗解冻,按摩,擦干之后。

    终于,它活了过来。

    这个男人正是本片男主角,叫马尔切(马尔切洛·丰特 饰)。

    马尔切在镇子上开了间宠物美容店,日常工作是给狗洗澡,剪毛。

    他跟老婆离婚了,有一个可爱的女儿,时不时会来老爸的店里帮忙。

    日子过的也算滋润。

    马尔切是真的喜欢狗。

    工作之外,下班回家,跟狗一起看电视机吃面,也是自己一口,狗狗一口,甚至狗狗吃得比他还多。

    说到这,你是不是以为这又是一个关于狗主人的深情故事?

    呵呵。

    当然不是。

    不到15分钟,电影急转直下——

    爱狗之人,成了杀人凶手。

    马尔切在小镇上,一直唯唯诺诺,低调小心,努力合群。

    这般小心,让他获得不少好人缘,有着不少算是“朋友”的人。

    其中就有一个,西蒙(爱德华多·佩谢 饰),一位刚刚出狱、可卡因成瘾的前拳击手。

    西蒙高大壮硕,横行霸道,全镇的人都怕他。

    所有曾被其打成猪头的人,决定聚在一起商量着要干掉他。

    但没人敢第一个动手。

    马尔切同样敢怒不敢言。

    还记得开头马尔切去救狗吗,那就是西蒙干的好事。

    西蒙去盗一户人家的珠宝,马尔切被抓来当司机。

    在车上他才知道,西蒙为了不让那只小狗叫,把它扔进冰箱。

    爱狗心切的他,才会冒着被警察抓的危险,回到犯罪现场把小狗救活。

    就是这样一个老好人,最后干掉了西蒙。

    怎么干掉,为什么干掉,抱歉,Sir不剧透太多。

    但从细节中,你也能感受到主角内心的转变。

    马尔切两次带女儿下海潜水,镜头的处理方式截然不同:

    第一次平和、宁静,偶尔看着小鱼游过。

    准备游出海面时,镜头仰视,两个人朝着阳光慢慢游向海面。

    但当他开始预谋杀人后,他跟女儿下水——

    那深不见底的海,就变成了逼近他的恐惧。

    马奇尔手脚并用地挣扎浮出海面时,镜头从俯视到平视。

    海水深处是他内心的混乱和不安。

    除了镜头的处理,更让Sir意外的,是电影中人性和动物性的交织。

    故事上的动物性:

    马尔切复仇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他从人变成动物的过程。

    电影中的狗,看似旁观者,其实是主角。

    《犬舍惊魂》到处是动物的影射。

    像是马尔切给斗牛犬做按摩时,狗主也是个肌肉型的男人。

    片头,电影详细记录下马尔切为一只凶狠大白狗洗澡的过程。

    开始,它狂吠,撕咬;

    于是马切尔给它喂饼干,用言语安抚。

    最后,吹毛的时候,白狗一脸享受,温顺可爱。

    到了片尾,马尔切把一系列驯狗的动作,用在了西蒙身上。

    先用可卡因引诱,然后用狗链拴上,最后言语安抚。

    他还在脚下垫上了木箱,在电影中第一次比西蒙高。

    这也暗示了两人地位的改变——

    主人和宠物的角色转换。

    除了画面上的暗示,还有表演。

    西蒙和马尔切的相处,让我们见识到什么叫“动物性表演”。

    第一次见西蒙,他顺势扑到了这个巨人怀里,嘴上保持着标志假笑。

    这不正是宠物摇着尾巴,讨好主人的姿态?

    西蒙给马切尔训话的时候——

    举起手掌调戏,还不断轻拍他的脸。

    这不就是主人和宠物玩游戏的样子?

    Sir终于知道为什么戛纳把最佳男演员的奖项颁给了男主角演员马尔切特·丰特。

    人和动物的区别在于:动物无法用语言,或更灵动的表情表达情绪。

    于是,马尔切特的表演不得不“化整为零”——

    时时刻刻像狗一样,僵硬地咧着嘴,对所有人都看似友善。但你无法读懂他内心积压了多少痛苦。

    电影运用了大量的长镜头,放大这样独特的表演方式。

    最让Sir印象深刻的,是他焚烧尸体时的一段反应。

    脸上的表情呆滞,张口却没有台词,眼睛闪烁却只是没有重点地四处张望。

    他完全抹去了作为人类演员,传达信息量最丰富的微表情。

    而这种动物性的滞后,反而更震撼。

    《犬舍惊魂》的故事其实很简单,剧情上并没有所谓的“惊魂”。

    细思极恐的在于剧情背后的寓言。

    我们总在寻找着人类与其他动物的区别,试图证明人类的“高等”。

    而它的“惊”就在于——

    以动物的角度讲一个人类的故事,却没有任何不合理的地方。

    所以,人到底比狗,高级在哪?

    结尾意味深长。

    马尔切杀死了西蒙后,看到了以前的老朋友在旁边踢球。

    于是他冲出去,对着他们嘶吼,想传达这个好消息:

    我为民除害了,我不是懦弱的人。

    但没有人回应他。

    他不甘心,又匆匆把“证据”尸体搬出来炫耀,但此时,球场已空无一人。

    再走两步,走到平时最热闹的地方。

    他呆坐下,周围依然空无一人,只有一条狗。

    刚刚的是幻觉吗?

    还是说,杀完人的马尔切进入了另一个世界。

    一个没有人,只剩下畜生的世界。

    马尔切铲除了小镇的毒瘤,却被小镇遗弃。

    这是他的悲剧吗?

    不一定。

    他的确不是英雄,也没有得到任何道德上的升华。

    但你看他独自坐下时的样子——

    他终于收起了过去套路的笑,闭上了茫然的嘴,眼神开始有点聚焦,并微微点头。

    他终于,像一个人。

    是不是每一个挺直腰杆的人做“人”之前,都必须接受训练,学会趴下,学会弯腰,学会屈辱地当一条狗。

    《犬舍惊魂》告诉我们:

    是。

    每一个。

    想看的,胖鸟电影就有

    Sir电影原创,微信ID:dushetv

    首页

    电视剧

    返回顶部

    电影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