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朝著名的抗倭名将是哪两位「明代奇才败倭寇抗蒙古培养名将精通各种知识却晚景凄凉他是谁」

    八戒影院电视资讯人气:196时间:2022-09-03 07:26:08

    明朝有这么一个人传奇人物,他的头衔一大堆,他是明代三大才子之一,他是剿灭倭寇的大功臣,他为了知己九次自杀,他游历边塞志在抗击蒙古,他文武全才,他的书画成就天下无双,他的术数占卜能力一流,名将李如松李如柏是他的学生。

    如此大才之人,最终却落得穷困潦倒,悲惨结局。

    这个人就是徐渭。

    今天我们就聊聊这位颇为传奇的悲剧人物。

    徐渭主要活跃在嘉靖隆庆和万历三朝,他出身家道中落的大地主家庭,自幼虽然受到良好的教育,但是家中逐渐贫穷,而他却始终未能考中科举进士,所以郁郁不得志。

    也正是他与众不同的才干,被当时担任抗倭主帅的胡宗宪看中,招入其幕府。

    在胡宗宪最困难的时候,徐渭为胡宗宪撰写了奏表《进白鹿表》两篇,这两篇文章才华横溢,文采飞扬,更兼徐渭书法乃当世一绝,所以当嘉靖皇帝看到奏表时,立刻被吸引了。

    嘉靖提拔徐渭,再度重用胡宗宪,最后,徐渭帮助胡宗宪剿灭倭寇,立下大功。

    但是可惜好景不长,后来因为严嵩之事,身为严嵩一党的胡宗宪被下狱,徐渭感念胡的知遇之恩,想要以死报之,他在狱中自杀九次,但皆未能死掉。

    徐渭出狱后,走南闯北,一度与当年的好友戚继光等人交往,后被介绍到辽东,做了“辽东王”李成梁之子李如松李如柏的老师。

    其实,按照徐渭的才华和人脉,他如果能委屈求全,即便不能高官厚禄,但起码也是衣食无忧。

    但是,徐渭的性格狂放不羁,热爱浪漫和自由,而这些特点与当时的社会风气格格不入。

    因此,徐渭晚年失去了几乎所有的朋友,他又不愿意巴结权贵,贱卖自己的才华,于是只能困守穷家,潦倒半生。

    徐渭曾为《周易参同契》作注解,又为郭璞的《葬经》作注解,这些书要么是道家经典,要么是术数经典,徐渭能为这两部作注,可见其理论水平。

    只是,纵然徐渭有通天的本事,生不逢时的他在那个年代既没有通过八股科举获得功名,又不愿意趋炎附势,巴结权贵,那徐渭最终的结局几乎也就注定了。

    徐渭在极度贫困中去世,死后家徒四壁,身无分文。

    徐渭生不逢时,若是在现代社会,以徐渭的才华和性格,一定会有一番大的作为。

    首页

    电视剧

    返回顶部

    电影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