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终于知道错原版「看了完整版我们当初确实错怪它」

    八戒影院电影资讯人气:101时间:2022-08-26 14:56:29

    (本文由Sir电影原创:dushetv)

    这篇说的新大片,和不少人的童年情结有关。

    Sir先问一道暴露年龄的题:

    你是《夺宝奇兵》粉丝吗?

    《夺宝》的主演是哈里森·福特,可你知不知道,它的原型人物叫哈里森·福塞特?(是的就这么巧,中文译名就差一个字)

    今天Sir要聊的,就是以这位原型的真实冒险经历,翻拍的惊险大片——

    《迷失Z城》

    《迷失Z城》自年初亮相柏林电影节以来,一路好评,烂番茄 87%的新鲜度,差不多到了开香槟的地步。

    国内呢?……有点尴尬,豆瓣只有6.8,比及格线略高。

    大评分落差……是不是有什么误会?

    嗯,可能打开方式不对。

    这主角,我们中国人听得陌生,可对人家来说,是一个武装版徐霞客(比喻不贴切你将就一下):

    英国探险家珀西·哈里森·福塞特(Percy Harrison Fawcett)。

    那是个属于直男的探险年代。

    是个十八岁就得走出家门、证明自己实力的年代。

    那时的“去远方”,没团给你报,没星级酒店给你住,更别提自拍的手机了,连纸质地图都没有。

    只有海岸线和河流的地图,南美洲很多还是一片未知的世界

    福塞特最著名的事迹,就是寻找失落的黄金城。

    因为当年传说南美丛林的亚马逊腹地,隐藏着一座神秘古城,黄金遍地。为了这个神奇的传说,他多次深入亚马逊寻找古代文明。

    在大众传播还很不发达,外出安全系数很低的20世纪初,敢这么做的人,都是英雄。

    斯皮尔伯格,应该也是读他故事长大的小粉丝,于是后来,才有了《夺宝奇兵》。

    不过,《夺宝奇兵》更具娱乐性,开场是好莱坞式动作冒险的标准示范:

    印第安纳·琼斯进入秘鲁丛林,短短十来分钟,遗迹、机关、珍宝、土著、背叛和杀戮,怎么惊险刺激怎么来。

    那把正主儿搬出来的《迷失Z城》呢?

    如果拍成这种要场面、有场面的惊险闯关游戏,那又是一次《夺宝奇兵》;

    如果拍成亚马逊生存指南,那最多是另一集《荒野求生》;

    《迷失Z城》没这么干。

    它一样有冒险、有刺激、有打打杀杀……但这些,好像都不是目的。

    福塞特的探险,是“对外”,更是“对内”,是一个成年人阅尽千山之后、找到自己的内心旅行。

    来,我们先撸剧情——

    电影开头,是一场狩猎后的高级军官聚会。

    能骑马、会打枪的福塞特,成功射杀了围猎的鹿,展现出百里挑一的军人风貌。

    可惜,他是个底层军官,38岁了,还只是个小少校。

    这次狩猎呢,也不简单,是一次升迁良机。因为晚上的宴会中,获胜者将有一个给高层部长敬酒的机会。

    打到鹿,就能拿到这个机会。

    拿到这个机会,就能改变人生。

    不对哦,忘了一件事……他不是贵族。

    然后,就没然后了,宴会上两位高层大人,很尬地交流了他的身份,就把他给省略了——

    “他很不幸,并非名门之后。”

    主观镜头里,晚宴之门无声关上的一刹那,福塞特,看起来孤独又尴尬。

    这么背,可不是他第一次。

    此前,他还被派遣到过锡兰、香港等地区,一些对英国人来说,鸟不生蛋的偏远地方做任务。

    离岛,远离英国本土,也远离权力中心,福塞特一直是个被“流放”的边缘人。

    开头的狩猎戏,揭晓了他的窘迫身份,以及他一直不服命运、试图从中突围的努力。

    但,福塞特渴望的,仅仅是权力和荣誉吗?

    好像也不是。因为他知道,“这些奖章很可笑”。

    前面说了,他已经38岁,已经不年轻了。

    可他还有家人要养,老婆要照顾,两个孩子要拉扯,生活水平不能跌……

    最关键的是他的内心,还有一个隐隐的东西……

    没找到。

    不怕,很快老天又发了一个危险任务,这次更远、更荒、甚至可能回不来——

    皇家地理学会,远赴亚马逊测绘地图之旅。

    没办法,还是得去。

    因为地理学会的官员说,任务如果达到,军功章啊,名誉啊,啥都不愁。

    甚至,还可以让你平庸的家族升级!

    这次画的饼够大了,在饥饿的人眼里,尤其诱人。

    当然,代价也是巨大的,亚马逊刺激的冒险,比《夺宝奇兵》要真实得多:

    餐风露宿,遍地危险,猝不及防的暴雨和山洪。

    一点点食物,就能让所谓的文明人撕下面具,拔刀相向。

    生命,到处都没保障:

    随时偷袭的毒蛇、食人鱼、黑豹……

    藏在岸边放冷箭的印第安人……

    让人吐血、皮肤溃烂的各种恐怖怪病……

    怎么说呢,一直看下去,你会明白啥叫“命大”。

    丛林的各种体验,不仅危险,也在层层叠加着福塞特对自然的认知和敬畏。

    他们以征服者的姿态,进入亚马逊。却被危机教育,被异族的生存智慧感染,变得宽容和谦卑。

    你不知道吧?食人族也会种庄稼……

    不,也不是所有人都升华了。

    来自上流阶层的莫利先生,就是反面教材。

    之前出发前还淡bb,说自己曾去南极探险,然后和福塞特打赌,也参与了黄金城冒险。

    可惜一上路,遇到点病痛就狂掉链子,展现了懦弱怕死的猪队友一面——

    我真想死了算了

    更不要脸的是,他为了面子不惜陷害队友。在单独返程之际,竟然破坏探险队食物——要知道,倘若队员们饿死,那他的丑态就无人知晓了。

    这还不算最不要脸的……

    队员们好歹克服困难、返回英国后,他竟反咬一口,诋毁福塞特抛弃自己!

    真是无语。

    其实生活里,这样有头有脸、又不要脸的人,也不少吧?

    小人,只是福塞特遇到的逆境之一,集体,也给他的努力下绊子——

    沿途古代文明的蛛丝马迹,比如印第安人迷晕小鱼的捕猎技巧、合理布局的农耕技术等,颠覆了福塞特的“常识”,他回国后,就很想把这些,告诉英国的科学家同胞。

    可惜,傲慢的皇家地理学会不信啊……南美,蛮夷之地而已,原生态的亚马逊,怎么可能有文化呢?

    福塞特口中的亚马逊古代文明,呵呵,没人care。

    甚至,还怀疑他神经有毛病……

    这种远征对人精神的影响也十分巨大

    如果全世界和你作对,内心强大的人也许可以克服。

    但对家庭的亏欠,谁能克服?

    因为探险,福塞特错过了太多——妻子的陪伴,长子杰克的成长,次子和小女儿的出生……作为丈夫和父亲,他总是缺席。

    看着看着,你渐渐明白了编剧的用意何在:

    这,不是单纯的冒险,而是一个成年人在矛盾危机中仍然步履不停的故事。

    在各种逆境的锤炼下,福塞特先后三次,走进亚马逊(真实人物是五次)。

    每一次,黄金城没变,可他人生的目标都在变化:

    第一次,如上所述,他不爱探险,可是为名誉,为生存。

    第二次,除了个人利益,还有了国家追求。Z城,大多数人眼里失落的财富,在他眼里,是珍贵的人类文明——“人类拼图的最后一片”。

    第三次,他从少校变上校,58岁了,功成名就,孩子也都大了,再也不用为生计发愁……

    可这时候,心里那个隐隐的东西,反而呼之欲出——

    我就是为了探险啊,为了寻求“未知”!

    探险于他,从最初的利益驱动,一点一点夯实,成了单纯质朴的信念——

    人应该要超越自己既有的局限,

    不然要天堂干什么?

    (罗伯特·勃朗宁诗句)

    到了此刻,一个卑微的少校,一个现实中的平凡人,终于找到了让人生不再平凡的答案。

    你可能要问,答案是啥啊?

    对不起,Sir也不知道……但Sir也隐隐地感觉到了。

    电影最后,给了他一个诗意的结局。

    恍惚间,他被土著包围,被土著簇拥着,看到一条被篝火照亮的路,蜿蜒延伸向丛林深处,没有尽头……

    通向死亡?还是通往Z城?

    不重要。

    现实里的福塞特,也最终消失在了探险旅途里,再也没人找到过他。

    电影好看,同样惹人深思。

    这部片讲了信念,讲了信任,讲了身为成年人的努力与坚持。

    是的,这些都有。

    但Sir觉得最有启发的,是如何对待心里的“远方”。

    生活里,我们每个人都太容易受人影响。

    好是什么,坏是什么,成功是什么,幸福是什么……为了计较这些,我们花了好多工夫,却渐渐忘记了那件从小就吸引自己的事:

    “远方”是什么。

    远方当然不是廉价的包机游,也不是简单的浪漫诗意,而是和福塞特一样:

    孤独、坚持地寻找未知。

    不是世界的未知,而是未开发的、自己的“未知”。

    福塞特用他远行的背影告诉你:

    其实,那些你现在觉得丢不掉的,也许真的不重要。

    活在别人的标准里,只能证明你还年轻着,矛盾着。

    面对自己的未知,才是那件最勇敢的事。

    Sir电影原创,微信ID:dushetv

    首页

    电视剧

    返回顶部

    电影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