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宅门后人现实情况(大宅门背后的真实故事)

    八戒影院电影资讯人气:447时间:2022-08-21 13:43:24

    有部电视被称为是当代的《红楼梦》。

    陈宝国为了这部戏,等了三年,而且还卖掉了自己的房子。

    刘佩琦说,白三爷是他一生最爱的角色。

    张艺谋,姜文,陈凯歌,田壮壮,何群第五代大腕导演都过来跑龙套。

    每个角色,都是鲜活生活,性格饱满。

    这部电视剧就是2001年播出的《大宅门》。

    以老字号同仁堂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家族的百年风云。

    而这部电视剧的幕后故事,比电视剧还要精彩。

    谢兰被选定出演白佳莉,一个孤傲清冷又自卑的大小姐。

    但是她听说,杨九红这个角色一直没有人选,于是她就自告奋勇和导演说,自己想要演杨九红。

    导演听说了谢兰的请求之后,却没有说话。

    只是笑着看着她,最后说了句话,“你也别演白佳莉了,你演李香秀!”

    谢兰拿到剧本之后,就傻眼,因为没演过李香秀这样的角色,她不会演。

    虽然那个时候她已经华表奖最佳女演员了,但是还是觉这个角色难度太大。

    于是就给导演郭宝昌打电话,“导演,这个角色太难了,我演不了,我不会演呀!”

    郭宝昌说,“你啥也别想了,你就给我好好看剧本,别想杨九红了,就是你来演!”

    于是,谢兰就出演了二奶奶身边抱狗的丫头李香秀。

    谢兰进剧组拍的第一次戏就是,她坐在黄包车上,王喜光边跑边和她说话。

    这场戏下来,谢兰非常忐忑,还想问问导演自己演得怎么样。

    结果,导演在远处就是冲着她一直的乐。

    谢兰这个悬着的心落地了,应该是没问题了。

    开始,谢兰并不知道李香秀这个角色的分量,李香秀的原型就是郭宝昌的养母郭榕。

    导演选中她,真是寄予厚望。

    谢兰也不负众望把俏皮泼辣,非常有见识和野心的丫头“香秀”演得非常到位。

    2000年,李诚儒接到一个电话,“李诚儒,你的谱够大的呀,给你打多少个电话了,非得我给你打电话。”

    李诚儒连忙道歉,“真不是,宝爷,我真是档期排不开呀!”

    被称为“宝爷”的, 正是《大宅门》的导演郭宝昌。

    导演郭宝昌打电话的目的是,邀请李诚儒出演《大宅门》里面的“白三爷”。

    因为三爷这角色,是京剧票友,而且还是个混不吝,宝爷特别中意同样喜欢京剧的李诚儒。

    李成儒说:“不好意思宝爷,我真的来不了。我已经签了《重案六组》,8月1号开机,您这不也是8月1号!”

    李成儒也非常想演白三爷,但就是时间冲突。

    没办法,郭宝昌选择了刘佩琦。

    但是很快就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有人对刘佩琦是否能演好白三爷表示怀疑。

    有人说,刘佩琦是个苦瓜脸,不像宅门里面的富家子弟。

    因为之前刘佩琦演过《秋菊打官司》里的秋菊丈夫,演过《离开雷锋的日子》里的乔安山。

    在大家的印象里,他就是个农民,长得一副苦哈哈的样子,根本没有大宅门里大爷的气派。

    后来,经过反复斟酌,郭导力排众议决定还是选用刘佩琦。

    因此,刘佩琦也成为了全剧组最后接到通知的演员。

    进了剧组之后,他也是使了浑身解数,把这个角色塑造得很是经典。

    刘佩琦用形神兼备,演活了这个前半生提着鸟笼,吊儿郎当,暗中使坏,游手好闲,暗中使坏,年过80岁后,却大义凛然,慷慨赴死的白三爷。

    在拍戏的最紧张的时刻,得知父亲去世的噩耗,刘佩琦未能见父亲最后一面。

    为二奶奶出殡一场戏,白三爷那一把辛酸泪,可不是装出来的,不是演出来的,实在是真情实感啊!

    刘佩琦说,白三爷这个角色是他一生最爱的角色!

    后来李成儒对着刘佩琦感叹:那个角色应该是我的!

    刘佩琦:“我受益于《大宅门》,它让全世界的华人认识了里面的白三爷。

    大女主“二奶奶”这个角色,是很多人都想演。

    其中就有宁静。

    2000年的时候,导演郭宝昌开始拍《大宅门》,当时消息一出来,基本上整个圈内的明星大腕都动心了。

    宁静与导演郭宝昌合作过一次。

    1990年,郭宝昌正在拍摄《联手警探》,18岁的宁静来扮演客串角色。

    这是宁静拍的第一部电影。

    也是这次的相识为他们接下来的合作埋下了伏笔。

    所以,在郭宝昌拍摄《大宅门》时,就把《大宅门》的剧本交到了宁静的手中,让她好好揣摩一下剧中杨九红这一个角色。

    看完剧本之后,宁静喜欢上二奶奶这个角色。

    郭宝昌当时不同意,原因很简单。

    她太年轻,二奶奶这个角色年龄跨度50年。

    而宁静一听自己想要的角色没戏了,她也直接就撂了挑子,说不演了。

    最后就是在里面客串了一个老鸨。

    论演技来说,宁静跟斯琴高娃都演过孝庄,一个年轻时候一个是中老年以后

    郭宝昌虽然是大腕导演,但是对演员也有没办法的时候。

    这个演员就是蒋雯丽。

    1996年,第一次《大宅门》拍摄的时候,杨九红是由蒋雯丽饰演。

    因为郭宝昌导演看过蒋雯丽在《霸王别姬》里面饰演的妓女。

    但是第二次拍摄的时候,蒋雯丽强烈要求饰演白玉婷。

    郭宝昌觉得蒋雯丽非常适合演“杨九红”,但是蒋雯丽就是想演白玉婷。

    “这杨九红的戏份可是白玉婷的几十倍”,可是任凭郭宝昌怎么劝,蒋雯丽就是不演杨九红。

    蒋雯丽的理由很简单,妓女这样的角色以后还能演,但是离经叛道,一辈子嫁给相片的白玉婷这个角色以后就不会再有了。

    郭宝昌没办法又找到了顾长卫,让他去劝劝蒋雯丽。

    顾长卫跟她说,“你就听导演的,演杨九红吧”。

    蒋雯丽非常坚决的回了一句,“我就不听!”

    拗不过蒋雯丽,郭宝昌只要让她出演了后来嫁给相片的白玉婷。

    白玉婷的原型是郭宝昌的十二姑,同仁堂董事长乐镜宇的亲妹妹。

    从小特别喜欢戏曲,她痴迷的京剧名角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梅兰芳先生。

    梅兰芳先生的忠实粉丝,只要是梅兰芳先生的戏,她从不缺席。

    而且每次都坐到第一排,抱着一个首饰匣子,一边看,一边扔金项链、金手镯、金戒指,尽兴之时连首饰匣子一起扔上去。

    梅先生知道十二姑对他有意,但他当时已经结婚生子。

    所以一直没有给十二姑任何回应。

    后来,十二姑在照相馆买回来了一张梅兰芳的相片。

    选择和梅兰芳先生的相片结婚。

    如此惊世骇俗的奇闻,被登上了报纸,顿时轰动全北京城。

    而饰演白玉婷小时候的演员恰巧是蒋雯丽的外甥女马思纯。

    “杨九红”这个角色,是让郭宝昌最头疼的,蒋雯丽不演,宁静也不演。

    第二天就开机了,但是杨九红这个角色还没有人选。

    最后,央视给郭宝昌推荐的人选是何赛飞,郭宝昌第一个反应就是摇头。

    《大宅门》是京腔京味的老北京戏,何赛飞一个南方人,口音肯定不行啊。

    而且,郭宝昌觉得何赛飞看起来太柔弱了,缺少刚烈的一面。

    但是实在也没有办法了,于是郭宝昌就硬着头皮答应了。

    有一个重场戏,就是二奶奶出殡,杨九红怒撕孝服的戏。

    为了表示一下自己的孝心,杨九红亲手缝制了孝服,准备表达自己对二奶奶的孝心和尊敬。

    但是没想到,二奶奶临终说了一句话,“不准,杨九红戴孝!”

    大宅门上上下下,别说是仆人了,连猫和狗都戴孝了,但是二奶奶却不让杨九红戴孝 。

    就是,至死也不承认杨九红是大宅门里面的人。

    杨九红崩溃了。

    杨九红从平静到纵声狂笑,然后边哭边狞笑,最后极度癫狂,整场戏一气呵成。

    何赛飞那天情绪突然爆发得极好,她开始平静的抚摸着自己亲手缝制的孝服,后来突然拼命地撕裂孝服,她浑身颤抖。

    拍这段之前,道具师告诉何赛飞带子上哪里有口,这样撕起来比较容易。

    可真正开拍的时候,情绪失控的何赛飞根本找不到开口,陷入情绪中的何赛飞手嘴并用,撕的牙都开始动了。

    导演喊停了好久,何赛飞都没听见。

    何赛飞整个人全身抖动,沉溺在戏中的情绪,不能自拔。

    就是这一场戏,让郭宝昌赞不绝口。

    就问一下郭宝昌,还敢说何赛飞不刚烈嘛?

    何赛飞感慨万千:“杨九红这个人物让我演的很揪心,如果再演几个这样复杂的人物,我的寿命都要减短了。”

    后来,何赛飞才知道自己不是杨九红的第一人选,心里还是憋着一股劲。

    终于在一次聚会上,喝了点酒的何赛飞把压抑很久的情绪爆发出来了。

    她跳到椅子上,指着郭宝昌,大声喊:“郭导演,你始终就没有看中我是不是?我是谁?我是何赛飞,只有我能演杨九红。”

    为了演绎这个角色,她还特别细心地对杨九红不同年龄和身份,以及不同情绪下的小道具和头饰设计做了调整,很多道具都是她亲自去上海城隍庙淘的。

    剧中她从年轻演到老,把不同年龄阶段的杨九红刻画的非常丰满和立体。

    演完杨九红,何赛飞收到了几百条短信,都是对她演技的赞美。

    剧中有一个混混无赖的角色找不到人来演,当时副导演说随便找一个群演过来就算了。

    可是郭宝昌却觉得这个角色太重要了,于是就亲自给杜旭东打了个电话。

    郭宝昌:“旭东,在干什么呢?”

    杜旭东:“在河北保定拍戏呢。”

    郭宝昌:“我为你精心打造了一个臭无赖的角色,非你不可啊!”

    看了剧本之后,杜旭东觉得戏份也不多。

    郭宝昌告诉他,“你别看戏份少,但是每场戏都是出彩的,你就好好演吧。”

    杜旭东一听这话,立马答应了:“行,你想怎么无赖我就怎么无赖!”

    他出演的就是无赖“韩荣发”。

    演这个就是,杜旭东没少吃苦头,黄春,二爷,白景琦都打过他。

    但是正如郭宝昌所说,这角色太出彩了。

    网友评论说,杜老师你得赔我家一台电视,我爸爸因为你,把电视都砸了。

    杜旭东去青岛拍戏,刚下火车就被一群老太太围住,指着他的鼻子说:“你看你这个大坏蛋,你这个臭无赖!”

    杜旭东刚要解释,老太太接着说,“居然还穿着军装,从哪儿弄来的?”

    旁边的文工团政委还有几个演员都帮杜旭东解释,“他就是军人”。

    结果老太太,连连称啧,“哎呀,你们这个当兵的,咋要了这样一个人!”

    “二奶奶”这个大女主,是郭宝昌导演给自己的夫人柳格格写的。

    定妆照都拍好了。

    但是作为独家投资的央视,给郭宝昌推荐了斯琴高娃。

    当时郭宝昌和斯琴高娃刚合作完《日落紫禁城》,她在里面出演慈禧。

    郭宝昌当时一口回绝,“她怎么能演二奶奶呢,她那么胖!”

    很快这话,就传到了斯琴高娃的耳朵里面了。

    没被导演选中的斯琴高娃说,“我皮实,我经得起这个!”

    但是斯琴高娃并没有死心,而是一边减肥,一边推掉了别的戏,就是等待机会。

    一个月的时间,斯琴高娃减掉了16斤。

    因为《大宅门》这个剧本真的是写得太好了。

    斯琴高娃想,导演只要能让她演个角色,哪怕就是几场戏的龙套都行。

    根本不敢想,让她演大女主。

    突然有一天,郭宝昌的夫人柳格格和斯琴高娃说,宝爷(郭宝昌)邀请她到家里吃饭。

    给斯琴高娃激动的呀,真是受宠若惊呀。

    吃饭期间,柳格格对郭宝昌说,“宝爷,你看高娃姐多像你妈呀!”

    听完柳格格这话,斯琴高娃心想,这是有门呀,能给我角色演演呀!

    但是郭宝昌还是没说话。

    隔了很久,出演老姑奶奶白雅萍的演员李萍和斯琴高娃说,“娃姐,你赶紧努力吧!”

    突然间,把一个发黄的剧本给到了斯琴高娃的手中。

    斯琴高娃激动的呀,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吗?

    等到了第二天,斯琴高娃给郭宝昌打了个电话,第一句话就是,“这是真的吗?”

    郭宝昌,“是的!”

    于是就选定斯琴高娃出演“二奶奶”!

    斯琴高娃的诚恳和对待角色的态度,让导演郭宝昌非常感动。

    眼神里都是戏,举手投足间的神态、微表情,都太到位了!

    拍《大宅门》时,斯琴高娃饰演的白老太太去世了,演儿子的陈宝国需要哭,拍了两条,导演都不是很满意。

    这时,换完衣服的斯琴高娃给陈宝国搭了戏,喊了一句“我的儿啊”,陈宝国听到“母亲”的声音,放声大哭,他这一哭,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事后陈宝国回忆,无限感慨道:这是老戏骨的戏德。

    因为斯琴高娃精湛演技,把人物塑造的非常深入人心。

    美国旧金山市长把6月5日定位为“斯琴高娃日”。

    1995年,郭宝昌闭关八个月完成《大宅门》52集的剧本(后来删减到42集)。

    找到的了投资商,1996年第一次开始拍摄。

    男主角白景琦是陈宝国。

    但是拍摄了三集之后,剧组就乱了套了。

    导演郭宝昌被架空。

    无奈之下,拍摄只能被迫停工。

    陈宝国说:“看到了这个《大宅门》的剧本,就知道它是一个五十年一遇的剧本。”

    为了等待《大宅门》重拍,陈宝国自己不接戏了,结果一等就是三年,经济窘迫,实在没办法陈宝国卖掉了自己的房子。

    一直到2000年,央视的制片主任俞胜利找到了郭宝昌,告诉他央视要独资拍摄《大宅门》。

    因为是央视独家投资,人家就有了话语权。

    关于白景琦的人选,央视推荐的是姜文。

    姜文也看了剧本,看了第一集,就傻眼了,非常喜欢白景琦这个角色,就等着进组拍摄了。

    结果,这边剧组已经开始拍摄了,男主角是陈宝国。

    这边,姜文还不知道呢。

    2000年冬天,张艺谋,陈凯歌,田壮壮都说要过来到《大宅门》串个角色,给郭宝昌导演助威。

    姜文也正好有空,就一起来到了北京怀柔影视基地。

    到了拍摄现场,姜文半开玩笑地抱怨导演给他安排的角色“官儿太小”。

    倚靠在椅子背上的郭宝昌马上接茬:“好啊!有个官大的、台词也多的你演不演?真的给你安排。”

    于是,姜文就出演了贪得无厌的府台大人,和陈宝国对手戏。

    知道姜文,张艺谋,陈凯歌来了,整个怀柔的剧组都停工了,都来看热闹。

    看到周围黑压压,窃窃私语的人群。

    陈宝国说,我知道很多人都在等着看我掉链子呢。

    虽然就是一场戏,但是姜文非常认真。

    在化妆间里,姜文和陈宝国两人坐一字一句地抠台词。

    哪句应该怎么说,哪句不要了。

    足足耗了两个小时。

    拍摄时候,郭宝昌导演还说呢,忘记词没关系,还得补近景呢。

    这场戏五分半钟,一条拍下来,一气呵成,没有错处,一镜到底酣畅流利,现场一片掌声。

    有进又慢,层层递进。

    陈宝国和姜文的这段戏,可谓是剧中最经典的片段之一了。

    最为经典的那句,“我家还有谁来着?”

    那副油腔滑调和贪得无厌的嘴脸被姜文刻画的淋漓尽致,特别的到位。

    虽然没演上主角,但是姜文这段戏,告诉我们了,什么他妈的叫惊喜!

    两天后,正好是姜文的生日,郭宝昌导演把姜文在戏里的戏服作为生日礼物送给了他。

    姜文非常高兴,特意穿着戏服拍了照。

    《大宅门》以一个家族的起起伏伏,体现出一百多年来中华大民族的兴衰命运,给观众们呈现出各色各样的人物群像。

    精明强干的二奶奶,集英雄气和匪气于一身的七爷白景琦,率真霸道的杨九红,与京剧名角相片结婚的白玉婷……

    商人、医生、王爷、贝勒、格格、太监、媳妇、丫头、管家、地痞、姨太太、唱戏的、牧师、无论主角配角,都像浮雕一般面目清晰。

    经历了创作38年,四次被毁,2次拍摄。

    2001年4月15日,《大宅门》首播,并以17.74点的收视率夺得当年收视冠军。

    20年过去了,时至今日还能在电视中看到《大宅门》的重播。

    好作品是需要时间进行雕刻,更是经得起时间的沉淀!

    致敬郭宝昌导演,致敬经典之作《大宅门》!

    ——END——

    有人能看好多遍《大宅门》,是什么心理?

    这两天重看《大宅门》,小说和电视剧都看了。白天依然忙忙碌碌,为着学习,工作和面试而奔波,脑子里却不断的闪现一些大宅门里的片段。也许是因为这两年心理成熟了一些,突然想通了一些以前想不明白的事情。

    第一,关于两性战争中的艺术。如果仔细观察白景琦的三段婚姻,我们就会发现,这三次都有着微妙的被动的成分。第一次是在三叔面前保护黄春,答应了让黄春做自己的女人不能被带走,黄春后来又主动色诱他。第二次杨九红自己赎身,大门守三天,最后干脆把白景琦的破房子改成了新房,连引诱带逼迫的让他娶了自己。第三次李香秀引诱了白景琦好几年,终于在杨九红和槐花去关东的时候上床,然后当他离不开自己的时候提出要做太太,最后用激将法顺利上位。这三段婚姻里,他表面上是那强大的莽撞的掌握主动权的一方,女人表面上都是那弱势的柔弱的任人摆布的一方,实则伺机而动诱敌出击,软硬兼施的将这个男人笼到自己怀中。所以想要得到一个男人,首先要让他觉得他自己的强大,要让他觉得自己离开他就不行,这样才能让呆头鸟主动上钩。当然外貌和青春也是很重要的,但我的重点在于,这几场男女博弈中的艺术。想想韩夫人金小姐,她是怎样把H2给绑住的?各位剩女朋友,包括我自己,都要好好学着点。

    第二,关于多米诺骨牌效应在人生中的体现。故事开篇,詹王府老福晋病了,正好大爷不在,所以呆呆的二爷才出山去看病,正好大格格不舒服,所以这位呆二爷也去给大格格瞧病,这才惹来后面的一系列大祸。二爷不懂人情世故,如果是城府更深更懂得人情世故的大爷,也许诊断出喜脉也不会冒失的道喜,如果詹王爷不是这么性情暴烈砸车杀马,白老爷子也不会为报仇而设计安胎药,黄春也不会出生,白景琦也不会后来因为爱上私家女而被赶出家门,他也不会跑到遥远的济南开创事业第二春。这一切的一切,都起源于最初的那个喜脉,如果当时二爷能不这么傻,詹王爷能不这么暴,后面的一切故事都不会发生。最根本的是,如果白家不遇到这么大的危机,二奶奶也不会出山,白家后面的格局也不会是如此。

    第三,关于浪子何时回头。杨九红,妩媚迷人,心计过人,为什么一直不能扶正呢?白景琦当年为了她坐大牢,真的是精虫冲脑情深一片。可是,他即使这么爱她,也下意识的嫌弃她是个窑姐儿,后文中佳莉和杨九红争吵时,九红悲愤的指控他,她当时已经明白他的本心了。他把她一开始当玩物,一掷千金,但是不愿意娶回家,所以杨九红软硬皆施。在那个时候,她是最美丽的,如果没有黄春这个正妻,如果没有二奶奶的作梗,凭她的心计,没准她也能激将到老七将自己娶为太太。她熬啊熬,终于熬到黄春和老太太都去世了,她却青春不在了。年近五十的白景琦,又看到了十九岁的李香秀,那个有着玲珑心思和青春胴体的大姑娘,这种老男人想一树梨花压海棠找回青春的心态很常见,可是那时候的白景琦,已经不懂爱情了。如果那时候老太太还活着,李香秀激将,白景琦也不敢娶个丫头过门。这一切,只能说明,浪子回头最后找的那个女人,不一定是最强大的,只不过掌握了最好的时机而已。杨九红是我又怜又惜的角色,她是个奇女子,只能说,她的命真的不好,这个要怨命运,没有任何办法。

    第四,关于寻找政治后台。我没有看完大宅门第二部,因为看着看着觉得兴致已尽,所以我只说第一部。白家一开始找的后台是王喜光,后来因为白老爷子的奏折而失宠。后来找的后台是常公公,事实证明二奶奶押宝押的很精确,当然与此同时也给了魏大人不少好处。庚子年间老三信的洋教,也是政治后台的一种。后来白家第三代,景琦的叔伯兄弟是警察厅长,这也算。我觉得白家最幸运的是,在最艰难的时候押宝押对了,孩子都吃不上肉的时候,二奶奶已经给常公公买了外宅和姨太太。我只能想说,白家真幸运,或者说,郭宝昌在编剧时由于自己的偏心,太偏爱白家了。事实上的政治要比这个错综复杂的多,不是一个太监就能解决一切问题的。即使这个太监真的很有权力,老佛爷喜怒无常,谁能知道这个太监能受宠到几时呢?所以只能说,二奶奶在当时混乱的局势中,情急出手,不顾一切的抓住了一根正确的救命稻草。如果错误,白家必将覆灭,熬不到出头的这一天。这里面,主要是编剧的功劳,让白家如此幸运。想从这个电视剧里学政治学勾心斗角的同学还是洗洗睡吧,这个剧虽然很有生活,主线却是郭宝昌的意淫产物。

    第五,关于那个被大家忽略的呆二爷。一直觉得他脑子呆,不懂人情世故,所以好心办坏事。当然,他在二奶奶最艰难的时候怒吼那声“我心疼!“,让我很感动,但还是觉得他窝囊,拖累了二奶奶。最近对二爷,突然有了新想法。论能力,他是医药专家,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specialist。论博学,他勤读不辍,连被窝里都捂着文房四宝。二奶奶手里有170张秘方,可是她不懂医,只能关起配料室的门,让自己的丈夫在里面配最后两味药。都说白景琦如何如何能干,其实也没什么,他只不过是倚仗着百草厅的名号,以及自己堂姐的权势,才能做出点事情来。可是二爷,真的是二奶奶的左膀右臂,他保证了白家关键核心技术的延续和传承,为她创造了一个稳固的后方。有一个镜头,二奶奶因为被窝里的墨而大怒,将爷俩光着屁股从房间里赶出来,于是才有这爷俩在院中的长谈。在景琦对唐诗对答如流之后,二爷表情复杂的考问他”一生襟抱未曾开“,这才有了后来景琦对母亲的反驳:”我爸爸怎么窝囊了?他是一生襟抱未曾开!“其实,白二爷才是我真正想成为的人,有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工作,同时能醉心于自己的爱好之中,懵懵懂懂,在现实与理想中沉浮一世,也不失为一种快乐。

    《大宅门》是我在国产电视剧里最钟爱的一部,隔一两年就要翻出来看看。对比小说和电视剧,姜文扮演的济南府台,在暗示白景琦出钱孝敬的情况下,电视剧多了好多台词,一方面能表现出府台的贪,另一方面,也许是为了给我们伟大的姜导过过戏瘾。这么多神演员,这么多神演技,这样的电视剧,空前绝后。

    首页

    电视剧

    返回顶部

    电影

    动漫

    综艺